這幅溫馨沉靜的畫面,是不是充滿了濃濃的母愛?
然而,照片中護士解衣哺乳的嬰兒并非自己的孩子,而是一名正在
徐州仁慈醫(yī)院手外三病區(qū)接受治療的患者的孩子。
因母親術(shù)后無法喂養(yǎng),寶寶又不喝奶粉,斷了“口糧”的4個月大娃一夜餓得直哭,嗓子都快哭啞了,手足無措的奶奶只得抱著孩子到護士站求助。一番周折后,最終找到了正在哺乳期的綜合外科護士張雪。
這張圖在仁慈員工朋友圈發(fā)布之后,引得眾多網(wǎng)友點贊,現(xiàn)代快報、江蘇電視臺、徐州電視臺、都市晨報等眾多媒體也紛紛來采訪,在三八婦女節(jié)當(dāng)天,再現(xiàn)仁慈護士溫情一面。
母親受傷無法喂奶 孩子餓得直哭
事情還要從3月6日說起,女神節(jié)前兩天,本該是個讓人開心愉快的日子,可對于小欣(化名)一家來說,這一天卻是在緊張和焦慮中度過的。
因做餅時操作機器發(fā)生意外,小欣媽媽的左手不慎被壓面機嚴(yán)重壓傷,被從泗縣緊急轉(zhuǎn)至徐州仁慈醫(yī)院進行手術(shù)。奶奶說:“手呼呼地噴血,全家都慌得不行。3歲的老大放在家里爺爺看著,這個太小他爺爺看不了,只能抱著一起來醫(yī)院。”
由于失血、手術(shù),小欣媽媽身體已十分虛弱,再加上使用抗生素,醫(yī)生建議暫停哺乳。
“小孩從生下來一直純母乳喂養(yǎng),沒吃過奶粉,她爸給臨時買了奶瓶、沖了奶粉,可寶寶一口不碰,依舊哭著,臉都哭紅了。”揪心的哭聲牽動著護士們的心,怎么辦呢?
閆莉護士長靈感突現(xiàn):去七樓產(chǎn)科求助!那里新媽媽多!
仁慈護士“媽媽”解衣奶娃
“能不能幫忙給孩子找點奶喝?”閆護士長當(dāng)機立斷聯(lián)系產(chǎn)科護士長楊翠,說明情況,請求幫助。
奶奶和爸爸抱著哭鬧不止的小欣趕到了病房七樓,此時當(dāng)班護士呂康玉已跟一位剛生產(chǎn)的新媽媽溝通好,對方愿意幫助小欣一家。沒想到挑剔的小寶寶不領(lǐng)情,吃了兩口奶后,哭得更兇了。
這時,呂康玉突然想到,綜合外科的同事護士張雪正值哺乳期,孩子11個月大,她喂養(yǎng)經(jīng)驗豐富也許有辦法能讓孩子吃奶,“不知道她能不能幫忙喂孩子?”
“等我1分鐘,我馬上過去。”得知事情原由后,張雪沒有一絲猶豫,很快趕到產(chǎn)科病房。征得家屬同意后,她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,溫柔地輕拍孩子的后背安撫情緒,并解衣給這個素不相識的寶貝喂奶。
“我也是位媽媽”
張雪是個標(biāo)準(zhǔn)的背奶媽媽,她說,“我都是用吸奶器吸出來,給孩子留在家里,方便家里老人喂養(yǎng)。”
可能吃出奶味兒和媽媽的不同,小欣吃兩口便哭一會,其間拉粑粑還弄了張雪一身。但張雪渾然不在意,她仍耐心安撫著懷中的寶寶。
擔(dān)心奶水不夠小欣填飽肚子,張雪又讓小欣爸爸拿來新買的奶粉,自己試著給孩子再喂點奶粉。因為寶寶對奶瓶不適應(yīng),一直抗拒吃奶瓶,她便一勺一勺把沖好的奶粉,小心地喂到寶寶嘴里。很快,一小瓶奶粉便被小欣吃完,寶貝滿足地停止了哭泣。
小欣奶奶不停地說著謝謝:“真是什么樣的好人都能遇到,孩子一直哭鬧我們都愁死了,還好你們幫忙。”
把小欣送還給她奶奶后,張雪不停地叮囑:“別客氣,我也是位媽媽,看孩子哭特別心疼。不過這個成人吃飯的不銹鋼勺子太大,得買個嬰兒專用的小勺子。明天把我家兒子吃的奶粉給你拿來點,讓小寶寶試試看吃不吃。”
看著孩子甜甜地睡著,張雪安心地回到了工作崗位,又開始忙碌起來,溫情“奶媽”此時又變成了干練的護士,照顧著每一位需要照顧的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