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:手外四 陳微
近期仁慈手外科四病區(qū)收治了一位43歲的男性患者,他的手上竟然長了好幾個乒乓球,不光手,雙下肢、腿、腳上多個部位都長出了大小不一的“石頭”、“乒乓球”、“饅頭”等,醫(yī)生通過手術從他身上取下9個大大小小的“乒乓球”, 觸目驚心。
醫(yī)生問他疼不疼,身上這么多的結石的患者竟然沒有常見的疼痛難耐,反而平心靜氣地講述自己痛風史已30多年了,等到結石影響了手部功能的使用才尋醫(yī)檢查。
患者說自己10多年前就被診斷出了“痛風”,但是自己覺得就是個小毛病,沒當回事,約5年前發(fā)現(xiàn)雙上肢、右下肢痛風結石,仍然只是服用藥治療對癥治療?,F(xiàn)在他感覺結石影響了手部及其它部位的外觀、功能,為求進一步治療,特來我院就診。
手外科四病區(qū)的鄭大偉主任手術團隊為患者進行了“雙上肢右下肢痛風結石切除術”,手術非常順利,患者已安返病房。
患者久病成醫(yī),儼然成為一位痛風疾病的專家,在談及其得痛風的根源時,他悔恨不已,說這些年就愛燒烤、大魚大肉、海鮮、喝酒及熬夜。即使后來已確診為痛風,但本著及時行樂的人生態(tài)度,還是都沒忌,最終變成目前這個狀態(tài)。
很多患者都知道吸煙喝酒熬夜等不利于身體健康,卻依然一條道走到底,頭碰南墻終不回。
手外四鄭大偉主任給我科普了下,我才了解到這個痛風病。
什么叫痛風呢?
痛風是一種常見且復雜的關節(jié)炎類型,各個年齡段均可能罹患本病,男性發(fā)病率高于女性。痛風患者經(jīng)常會在夜晚出現(xiàn)突然性的關節(jié)疼,發(fā)病急,關節(jié)部位出現(xiàn)嚴重的疼痛、水腫、紅腫和炎癥,疼痛感慢慢減輕直至消失,持續(xù)幾天或幾周不等。當疼痛發(fā)作時,患者會在半夜熟睡中疼醒,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于大腳趾被火燒一樣。
最常發(fā)病的關節(jié)是大腳趾(醫(yī)學術語:第一跖趾關節(jié)),但發(fā)病的關節(jié)不限于此,還常見于手部的關節(jié)、膝蓋、肘部等。發(fā)病的關節(jié)最終會紅腫、發(fā)炎,水腫后組織變軟,活動受限,最后影響日常生活。
這些癥狀會反復出現(xiàn),所以一旦關節(jié)出現(xiàn)強烈、突然的疼痛后,就要及時看醫(yī)生,做好癥狀管理和預防。
痛風的治療是個持久戰(zhàn),術后護理也極其重要,希望患者以后都要遵聽醫(yī)囑,還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。
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,我們身邊總會有一個患“三高”的人,即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。
但現(xiàn)在,越來越多的人身邊又開始出現(xiàn)“第四高”——高尿酸。
據(jù)《2017年中國痛風現(xiàn)狀報告白皮書》中顯示,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(shù)已達1.7億,其中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,而且正以每年9.7%的年增長率迅速增加。預計2020年,痛風人數(shù)將達到1億。
為什么現(xiàn)在痛風多了?
除了遺傳因素外,與生活因素也分不開,其中6個原因中,一半都與吃有關。
1、肉類飲食太多了
飲食結構的突然改變是國人痛風由以前“罕見”變成如今“多發(fā)”甚至“高發(fā)”的禍首。
我們的祖輩都是以谷類食物為主,而到了我們這一代人食物結構突然發(fā)生了變化,變成以肉類食物為主。
大量肉類食物中的嘌呤,就會轉化為尿酸,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謝和排泄能力,導致高尿酸血癥,所以痛風的發(fā)病率迅速升高。
2、甜飲料喝的太多了
大部分甜飲料中都含有“果葡糖漿”,而痛風發(fā)作和果葡糖漿的攝入量,存在正比關系。
每周喝5-6 次含有果葡糖漿飲料的人,患痛風幾率比正常人高出29%,
而每天喝2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漿飲料的人,痛風幾率竟高達85%!
3、喜歡吸煙和喝酒
喜歡吸煙和喝酒,會增加痛風的發(fā)病風險。
別管什么酒,痛風面前,沒有哪個酒是好的。酒中并不含嘌呤,也不產(chǎn)生尿酸,其代謝產(chǎn)物是乳酸。但恰恰是這個乳酸,會和尿酸在腎臟競爭性抑制其排出。
戒酒很關鍵,所有的酒類都會誘發(fā)痛風,啤酒最快,啤酒中含二氧化碳,吸收迅速,且二氧化碳會轉化成碳酸,降低pH值,引起尿酸排出受阻。
4、肥胖太多了!
肥胖人群更容易高尿酸,畢竟大部分都是吃的太好,大魚大肉、甜飲料,但運動不足。
超重或肥胖是引發(fā)痛風的因素之一,減重可以幫助降低痛風發(fā)作的風險。
5、運動的太少了
適量的運動可以加速新陳代謝,有利于身體廢物的排泄,其中就包括尿酸。
大魚大肉吃的多,不僅會帶來肥胖問題,也會影響代謝。
6、熬夜太多,壓力太大
近年來的分析發(fā)現(xiàn),壓力過大成為誘發(fā)年輕人痛風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現(xiàn)在加班熬夜對于許多年輕人來說不可避免,過度勞累可使人體自主神經(jīng)調節(jié)紊亂,易致體表及內臟血管收縮,包括腎血管的收縮,從而引起尿酸排泄減少。如果長時間緊張工作,過度疲勞,就有可能誘發(fā)痛風。
痛風,預防記好4點!
調整生活方式是預防尿酸升高的核心,防痛風要從生活中入手。
1.每天喝夠1500ml水
防尿酸升高的首要任務是多飲水,每日飲水量要保證尿量在1500ml以上,差不多相當于兩瓶多礦泉水。
2.每周一定要有150分鐘的有氧運動
每日應進行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,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。
比如游泳、健走、跳健身操、練氣功、騎行等都可以。
3.每天肉類攝入量控制在一個手掌量
每天攝入水產(chǎn)品40-75克、畜禽肉40-75克,那么肉類一天的量就是80-150克。這里重量是肉類的生重,即烹調前的重量。
一般,一個手掌心(不包括手指)大小及厚度的肉約50克,豬肉、雞肉、鴨肉和魚肉等瘦肉都可以按照這種方法計算。如果是脂肪更少的肉,比如蝦貝類,則一個掌心的量要稍微多點,約為85克左右。
4.少吃高糖食物
少吃高糖食物,尤其是果葡糖漿食物。
每人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,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。
比如:多吃天造食物,少吃人造食物。適當吃一些甜甜的西瓜、桃子等,就比直接吃甜蛋糕、喝糖飲料要好。不主動喝糖飲料,少喝乳酸菌飲料。喝咖啡、豆?jié){時,少加或不加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