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5日,又是SICOT中國足踝外科學會主委、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(yī)院骨科主任醫(yī)師俞光榮教授坐診仁慈的日子,足踝外科門診區(qū)坐滿了候診的患者,一部分患者是一大早從周邊的山東、安徽趕來的。
我們從人群里擠進了專家門診。屋里也擠了五六位,一對年輕的男女剛看完,女患者問俞教授手術費高不高。俞教授說:“這個手術很便宜的,我的手術都不貴,能用螺釘的就不會用鋼板。”女患者一邊道謝一邊說:“我是從微信上看到消息的,遇到您是我們的福氣!”
11歲小姑娘:扭傷不是小事情!兩個月了還腫痛
這是個11歲的小姑娘,右腳戴著保護裝置,父母陪著她來就診。“6月22日扭傷的,快2個月了,現在還腫著,稍微多走一會就會痛。”
俞教授看完小姑娘的片子,又檢查了一下小姑娘的右腳,“外側副韌帶有損傷。這個裝置不行,起不到保護作用,重新買一個這樣的裝置,這個裝置能有90%的保護效果,24小時戴著。先不考慮手術,只有保守治療效果不好時再考慮手術治療。”小姑娘的左腳還有一跟骨囊腫,俞教授一并給檢查了。“感覺全部貫穿了,需要做手術,下次刮掉再植點骨頭,看樣子是良性的。” 今天患者特別多,曹主任同時在為一跟骨骨折術后1年的患者做檢查。
老母親足內翻畸形,大女兒重度拇外翻
倆女兒陪60多歲的老母親過來。小女兒說,老人的右腳腫了好幾年,右外側腳踝處腫成了一個球狀。俞教授給老人檢查:足內翻畸形,踝關節(jié)不好,皮膚還很僵硬。再看片子,患者片子沒有帶全。
“安排做負重位的CT。CT出來之后我們再看看需要做什么樣的手術。”
“俞教授,再麻煩您看看我這腳。”大女兒把鞋脫下。“這是中重度拇外翻,要做手術。”曹主任說。“要打鋼板嗎?”“不用,就是開個小口子,要上螺釘。”“不是微創(chuàng)嗎?”“你這種情形微創(chuàng)效果不好,控制不住,并發(fā)癥高,開口子也不大,一厘米多點,可以做得很徹底。”俞教授說。
二樓摔下一年多,40多歲女子距骨壞死這是一對40多歲的夫妻倆,一年前,女子在陜西咸陽打工時,不慎從二樓摔下,右腳受傷,在當地做了手術,現在右腿萎縮,站不直,走路使不上勁。俞教授先看片子,結果該患者只帶了術后片子,術前的沒有帶來。俞教授說:“片子帶不全,要影響醫(yī)生判斷的。”
先讓患者站到墊子上觀察,又讓她坐下檢查。“這個麻煩了。要做個融合手術,打髓內釘。但現在做不了手術,皮膚太硬了,等軟一點才能做。至少要3個月以后。”
俞光榮教授,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(yī)院骨科主任醫(yī)師,SICOT中國足踝外科學會主委,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,也是我院名譽院長,擅長足踝部創(chuàng)傷畸形愈合、骨關節(jié)炎、先天或后天畸形、糖尿病足、神經血管損傷及肌腱斷裂的診治及修復重建,一手指導組建了徐州仁慈醫(yī)院足踝科。俞光榮教授每月定期來仁慈坐診、手術,下月出診時間為9月5日上午,您不妨記下預約咨詢電話:曹主任13815318074,87328999,有需要時請身邊的名醫(yī)來幫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