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端午節(jié)前后,消化內鏡科都會接診到很多食管異物的患者,在這些患者中,大部分來取的都是棗核。
小小粽子暗藏殺機
前兩天,42歲的李先生吃粽子時不小心吞了一枚棗核,想著自己平時吃東西也比較馬虎,小小棗核應該也沒什么問題,也就沒當回事兒。
第二天,李先生下腹開始隱痛,到了晚上,肛門處開始出現不適感。堅持到第三天,李先生肛門處的疼痛感越來越強烈,遂到徐州仁慈醫(yī)院普外科就診。經腸鏡檢查,在距肛門7公分處有一個約3CM長的棗核橫位卡住,棗核兩頭尖銳處已嵌入肌肉引起感染水腫。所幸經過治療,棗核被順利取出,目前李先生正在康復中。
網上隨手一搜搜,被棗核卡住的病例比比皆是,不僅是棗核,還有骨頭、魚刺、假牙、紐扣,甚至是勺子、鑰匙、電池、筆……消化道異物屢見不鮮。
誤吞了異物該怎么辦?
“不可小看消化道異物引發(fā)的后果,這小小的異物可能會造成消化道梗阻和局部黏膜的糜爛、潰瘍、穿孔等,嚴重的會造成病人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。”徐州仁慈醫(yī)院消化內科專家說道。
那么,誤吞了異物該怎么辦?
如果異物較大,兩端非常尖銳,長度大于2cm,吞食后伴有咽痛、吞咽困難、胸痛、腹痛等,應立刻到醫(yī)院就診;如果異物較小,長度1-2cm,直徑小于3mm,要密切關注身體是否不適。如刺痛感不明顯,僅吞咽時有異物感,不影響吞咽,且癥狀在1小時內明顯好轉,那么異物可能已自行脫落,多為咽喉部黏膜或食道黏膜小擦傷,后續(xù)沒有出現吞咽異物感加重、胸痛、腹痛、黑便、血便等癥狀,多可自愈。消化內科專家在此提醒大家,吃東西時務必細嚼慢咽,盡可能避免發(fā)生誤吞異物的情況。
徐州仁慈醫(yī)院消化內鏡中心4大優(yōu)勢
1、配置新一代賓得(潘太克斯)i7000電子胃腸鏡主機及系列內鏡,清晰度高,具備電子染色及放大功能,對胃腸道病變顯示清楚,能較早發(fā)現早期胃癌腸癌等惡性病變;胃腸鏡細、軟(胃鏡鏡身直徑9毫米),檢查痛苦小,身體條件具備即可進行。
2、由從事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臨床診療及基礎研究20余年,操作各種胃腸鏡檢查治療2萬余例的醫(yī)學專家親自操作檢查。
3、內鏡室常規(guī)開展無痛胃腸鏡檢查,患者在無不適感覺中完成腸胃鏡檢查,專職麻醉師為受檢患者提供安全保障。
4、內鏡室檢查等候時間短,可電話預約,隨時掌控檢查時間。
專家名片
潘武
副主任醫(yī)師
徐州仁慈醫(yī)院消化內鏡室主診醫(yī)師,醫(yī)學博士,臨床醫(yī)學博士后,腫瘤學碩士研究生導師。從事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臨床診療及基礎研究20余年,長期開展消化內鏡診療工作,操作各種胃腸鏡檢查治療2萬余例。
擅長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診斷與治療,消化內鏡檢查與治療。
咨詢熱線:0516-87328999